7月13日中午,一輛貨車穩穩停靠在東辛農場東米門店外,首批330斤“初生蛋”剛運抵,工作人員便迅速投入忙碌:貼碼、稱重、裝盒,整套流程一氣呵成。僅兩小時,線上預約通道便因庫存清零而關閉。
沒搶到“初生蛋”的顧客紛紛致電客服熱線,急切詢問下一批到貨時間。店長謝文文一邊忙著補貨,一邊解釋:“不少人覺得我們在搞營銷,其實是產品本身品質過硬。”
這份“過硬”不僅體現在雞蛋上,更源于其背后的輕資產運營路徑。東辛農場秉持“以較小投入獲取更高經濟效益”的經營理念,將徐圩新區的閑置雞舍改造為智能養殖場,目前7.2萬羽蛋雞已陸續產蛋,預計8月中旬將進入產蛋高峰。同樣的思路也應用于肉鵝項目——對舊廠房稍作改造后重新利用,首批4000只鵝苗長勢喜人。
“零新建、少投入、快產出,這正是輕資產模式的魅力。”東米公司經理趙軍介紹,這批初生蛋已通過無抗生素殘留檢測,符合食品安全標準。目前,東米公司正積極與家得福、保真等大型商超洽談供貨合作,未來東辛農場的有機農產品將從自有門店走向更多市民的餐桌。
從盤活閑置資產到產品“秒搶”,東辛農場用一組清晰的數據印證了輕資產運營的可行性:首批初生蛋上市即售罄、8月供應量大幅提升、肉鵝項目穩步推進,這些正是輕資產運營最有力的答案。
上一篇:下一篇: